8月19日下午,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“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——平谷區專場發布會,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介紹了平谷在綠色發展、“平急兩用”、農業科技創新、現代物流產業、鄉村休閑產業、和諧宜居六方面的發展情況。在加快推動北京(平谷)直播電商產業功能區建設方面,平谷區重點打造了村播學院總部基地、現代食品營養產業鏈直播示范區、現代物流倉播倉配供應鏈集聚區等多個特色平臺,形成了“1+5+N”直播電商空間布局,上半年吸引近300家直播電商入駐平谷。
建設“平急兩用”發展先行區
平谷區正在建設國家“平急兩用”發展先行區,在全國率先開展試點探索,打造具有隔離功能的旅游居住設施,“平時”用作城市近郊旅游居住,熱熱鬧鬧滿足市民多元化旅居需求;“急時”穩穩當當轉為應急隔離觀察場所、人員安置場所和應急物資儲備場所。
平谷區委副書記葛海斌介紹,目前,平谷已經出臺一系列指導意見,建立“平急兩用”轉換機制,并率先打造了全國第一家“平急兩用”萬達錦華酒店和全國第一個南山村“平急兩用”新型鄉村社區。“我們構建了‘平災兩用’‘平假兩用’‘平賽兩用’等轉換標準體系,將‘平急兩用’理念嵌入生產生活各方面,建立了各場景平急轉換工作手冊。”葛海斌介紹,通過一系列轉換演練,平谷不僅檢驗了“平急兩用”應用場景的建設成效,而且積累了一些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做法。
具體而言,平谷將打造“吃、住、行、醫、集中承載”五大應用場景。圍繞“吃”,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、藏糧于廠、藏糧于庫、藏糧于鏈”“五藏戰略”,未來具備全市三分之一農副產品保供能力。圍繞“住”,打造南山村和萬達錦華酒店。圍繞“行”,開工建設承平高速,并打造具備高速服務、休閑旅游、交通集散、應急保障等四大功能的“平急兩用”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務區。圍繞“醫”,加快推動國家醫療應急演訓基地、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中醫藥應急基地等國家重點應急項目落地。圍繞“集中承載”,打造“平急兩用”鄉村振興金海湖核心區,使其成為強大承載力的應急安全服務保障地,實現從隔離人到隔離機構的功能提升。
下一步,平谷將不斷完善“平急兩用”轉換機制和預案,推進“平急兩用”設施建設,持續增強城市安全韌性能力,形成一整套可向其他地區復制推廣的經驗成果。平谷區通過建設國家“平急兩用”發展先行區,既保障首都安全發展,又推動鄉村振興、促進城鄉融合發展,真正實現利國利民、鄉村振興。
打造農業科技創新中心
農業科技創新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目前,農業中關村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,2023年農業總產值39.4億元,同比增長13.6%,產值躍居全市第一。
錨定打造全國農業中心目標,平谷區全面布局“六個一”戰略,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。目前,平谷已落地蔬菜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、道地藥材全國重點實驗室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,即將啟動國家農業科技創新港建設,成為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前沿陣地。
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方面,平谷區引育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省部級重點實驗室,建設一批注重轉化應用的創新研究院、產教融合平臺和產業聯盟。同時,華北地區在建面積最大的高效智能溫室集群即將落成,將實現農業生產全年無休,不受氣候環境影響,不再“靠天吃飯”。平谷區還不斷引育創新創業市場主體,如博士農場項目已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3個,匯聚13位院士、411位博士,建成117個博士農場。
平谷將打造具有全國引領力和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,加快建設國農港項目,推動項目全面轉入實體建設階段,爭取納入增發國債投資范疇,加快軌道交通22號線國農港站建設進度,把國農港打造成為農業中關村核心引擎。
打造首都物流高地
平谷區緊抓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契機,發揮區位交通優勢,服務新發展格局,全力打造首都物流高地,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。物流高地規劃至2035年貨運量達4000萬噸,占全市貨運量六分之一,規劃高標庫560萬平方米,是北京市現有高標庫面積的一倍,目前,項目已開工287萬平方米,吸引普洛斯、京東集團、貝萊特、菜鳥、正創等世界級物流頭部企業入駐。
在物流高地建設中,平谷區注重改革創新,探索了規劃創新、用地期限創新、土地集約節約使用創新、大地塊創新、人防工程創新等措施,顯著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。比如,東久新宜物流谷項目原規劃土地出讓率僅有61.29%,經大地塊整合后,土地出讓率達到74.88%,提升了近14個百分點,可出讓物流用地增加了101.84畝,土地收益增加約3.36億元。
未來,平谷將深化“321”戰略,開通中歐、城市及市內三大班列,推動場站及庫區無人化,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,重點推進H型鐵路擴能工程,有力促進物流大生態構建,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。
平谷是首都重要的生態涵養區,始終堅持在保護中發展,在發展中保護,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。目前,經濟發展已邁向綠色低碳轉型快車道,2023年,全區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8%、51.3%,分別比2021年增長23.5個、23.3個百分點。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區縣級碳智慧管理服務平臺,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,萬元GDP能耗下降率居全市第一。
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與豐富的文化資源,平谷區正全力打造世界休閑谷,以新經濟激活鄉村發展潛力。此外,平谷區緊扣“七有”“五性”,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打造有溫度的城市。
亮點
連續三年GDP平均增速9.1%
“平谷經濟社會呈現又好又快發展,主要在于全區緊緊圍繞發展主線,突出‘三個聚焦’,狠抓‘三個打造’,強化‘三個統籌’,凝心聚力謀發展、促發展。”平谷區委副書記、區長狄濤介紹,近年來,平谷區各項經濟指標實現了平穩快速增長,地區生產總值近三年平均增速在9.1%。今年上半年,GDP增速6.2%,居生態涵養區第一。
平谷區堅持“三個聚焦”,營造高質量發展環境。聚焦擴大項目投資,以項目牽動投資、以投資促進項目。聚焦優化營商環境,向前一步主動服務市場主體,完善“服務包”機制。聚焦建設人才高地,吸引眾多高層次人才入駐。
狠抓“三個打造”,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。平谷區加快打造以農業高科技、物流大流量、休閑新時尚為核心的“高大尚”平谷,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,促進高質量發展。在農業高科技領域,加速農業“卡脖子”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原創性創新突破,全力打造農業“中國芯”。
強化“三個統籌”,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。平谷區堅持發展為了人民,發展依靠人民,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,統籌發展與安全、發展與生態、發展與民生,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礎支撐。
直播電商產業功能區已初具規模
平谷區委常委、常務副區長唐朝輝介紹,平谷區加快推動北京(平谷)直播電商產業功能區建設,已落地電商運營、MCN機構、互聯網服務企業284家;中國樂谷·村播學院總部基地、國農港智慧云供銷村播產業園、農業中關村現代食品營養谷直播電商基地等相繼啟動運營;吸引董宇輝、葉一茜等多名百萬粉絲明星主播、直播團隊;培育人均粉絲量近萬的新農人主播團140人,直播電商產業功能區已經初具規模。
在加強平臺建設方面,平谷區重點打造了村播學院總部基地、現代食品營養產業鏈直播示范區、絲路電商休閑消費直播體驗區、現代物流倉播倉配供應鏈集聚區等多個特色平臺,形成了“1+5+N”直播電商空間布局。“大桃地里賣大桃、養雞場里賣雞蛋、小麥田里播農耕、露營地里播文旅”的“直播+”“+直播”新業態、新場景、新模式逐步形成。
下一步,平谷區將聚焦構建更加科學的直播培訓體系和人才引育機制,立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著眼直播電商人才梯隊建設,為廣大直播電商人才提供更多“入學即入崗、實訓即實戰、畢業即就業”的學習機會,為鄉土人才開啟鄉村振興之門,讓更多“新農人”成為鄉村振興的“興農人”。
